实时新闻 | NEWS|
丙火创业:锦江·四川高校大学生创业基地获“国家级众创空间”
2016.03.11

640.webp.jpg

    锦江·四川高校大学生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日前,备受社会关注的第二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名单新鲜出炉,在四川获批的11家众创空间名单中,锦江·四川高校大学生众创空间榜上有名。锦江·四川高校大学生创业基地是由锦江区委、区政府打造,共青团锦江区委牵头,丙火创意产业机构管理运营的创新创业载体。其服务效果如何?让我们听听创业者的心声。


 A

针对性服务

帮助企业快速发展

    说起入驻锦江·四川高校大学生创业基地,杨生认为,这是一次双向选择,“我们选择了锦江,锦江也选择我们。” 杨生是成都中汽闻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CEO,他和他的团队在2014年1月正式入驻基地,成为基地的孵化企业。经过1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是创业基地的加速企业,办公区域、公司规模都有了扩大。

    “我以前是成都广播电台的主持人,我的团队成员大多也是学广播、编导、传媒等专业的。当时,我们想做的就是文化传媒、文化领域的项目,而锦江区在文创方面很有优势,可以给我们很多帮助。”杨生告诉笔者,于是他们向创业基地提交申请。据介绍,创业基地每季度都会举行项目评审会,对申请入驻锦江的创业企业进行评估,评估人员由团区委、基地管理方、投融资机构以及企业家组成,重点会考察企业或创业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性、是否符合文创领域等因素。当企业成功入驻后,创业基地会进行分类管理,分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业苗圃’是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创业团队。‘孵化器’企业是高校毕业五年内的初创期创业团队。入驻企业有了一定规模则可以进入‘加速器’。”创业基地管理方相关负责人吴斌告诉笔者,在不同分类的企业也会享受不同的针对性服务,更好的帮助企业发展。


640.webp (1).jpg


    杨生和他的团队在入驻基地后,成为了“孵化器”里企业,除了享受到入驻后房租减免等政策外,杨生和他的团队还得到了基地专业导师服务。吴斌告诉笔者,基地通过链接成功企业家和专家组建创业专家导师团,为创业的青年人提供导师服务,帮助他们预测市场需求趋势,合理规避市场风险,建立畅通创业融资、成果转化及项目合作交易渠道,实现一体化创业服务计划。“导师服务对我们企业的成长帮助很大,让我们学习到不少工商、法务、税收上的知识。在导师服务中,企业也与导师建立了长期联系,不时就会请教一些经营上遇到的问题。”杨生告诉笔者,此外企业还获得了锦江区一万元的创业项目补贴,这对企业在初创期减少运营成本,良性运转有很大帮助。


 B

链接多方资源

促进青年创新创业提档升级


  “从‘孵化器’到‘加速器’需要企业提出申请,我们在进行专家评审、实地考察评估等程序后作出是否具备升级到‘加速器’资格的决定。”吴斌介绍说,进入“加速器”,意味着企业规模扩大,走向成熟。在创业基地,‘加速器’入驻企业目前有7家。


640.webp (2).jpg


  在入驻锦江区一年后,杨生和他的企业成为了基地“加速器”入驻企业,“公司规模在扩大,人多了,需要更大的办公区域,所以我们申请成为‘加速器’企业。”杨生表示,扩大规模后,企业目前正忙着推广新的项目—全国首家移动互联网独立音频Vting。据介绍,Vting是针对移动人群而创办的独立网络音频,属于“弱社交平台”。在Vting各个版本中都强调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用户与主播之间的互动。满足具有同一喜好的移动人群,在相似的时间基于及时互动获取信息、愉悦、新奇的体验。杨生告诉笔者,创业基地带给了企业很多帮助,比如在2015年,由团区委推荐参与团中央组织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年企业家代表团分享会,与众多成功企业家进行分享、交流。正是在这次交流上,公司的Vting得到众多企业家的认可,坚定了企业推广该项目的信心。而像这样参与交流、学习的机会是企业在一般写字楼办公享受不到的。此外,杨生还表示,创业基地还给园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交流氛围,通过园区的微信群、qq群,不同行业、领域的创业企业可以互相交流、帮助,有利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基地也很好的帮助企业解决了招聘瓶颈的问题。基地组织的校园招聘活动为自己企业输送了不少人才,目前公司有两三名员工都是通过基地校园招聘进入企业并留在企业的。   

 “我们希望能在锦江区长期工作下去,因为这里真的能得到很多外面写字楼给不了的帮助。”杨生说,团区委从企业孵化到成长、发展等方方面面的需求都进行了认真思考,考虑得很全面,帮扶措施也很有效。接下来,我们也将加强跟团区委的对接、联系,及时了解、用好锦江的扶持政策,帮助企业更好发展。

 “2016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决不辜负全区上下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全力以赴,做好共青团各项工作。”团区委负责人告诉笔者,接下来我区将链接多方资源,促进青年创新创业提档升级。实施“创业基地”运营绩效考核机制,深化“创业基地”专业化管理,健全优化“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三级孵化体系和项目管理机制,努力提升创新创业实效;积极引入国内实力创业服务机构和精品孵化器,充分发挥蜂巢金融孵化器的投融资支持作用,补链创业生态圈;利用纵横向资源,会同团市委、区人社局(区就业局)、区双创办等部门,合力策划举办品牌创新创业活动及大赛,营造青年创新创业良好氛围,激发青年创新创业热情;抓住我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小高地”建设契机,依托市人才促进会和“海客创智中心” ,大力吸引海外留学归国青年到“创业基地”创新创业,提升青年创业项目品质。


×

扫描微信关注